- 周会祥;彭芳梅;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具有相互强化、互为因果的关系特征,两者融合发展对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跟随创新、自主创新和更深层次双轮驱动发展三个阶段的探索,粤港澳大湾区积累形成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和融合经验,但目前区域经济与创新要素发展不均衡、颠覆式原始创新不足、高端创新要素集聚不充分、与港澳融合不够、创新生态尚不完善掣肘着两者深度融合发展。面向未来,优化区域产业协作体系,加快引领性技术前瞻布局,促进高端创新要素加速集聚,构建与港澳双向互动新格局,完善创新生态治理等应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
2025年05期 No.77 6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3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孙永权;张林;王钦;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选取2014—2023年九个国家中心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耦合关联模型,并根据回归检验结果进行模型稳健性检验,分析在双中心建设背景下科技创新与城市韧性的关联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尽管九个国家中心城市科技创新水平改善与城市韧性提升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效应,但由于城市发展实际不同,影响效应在城市间亦存在分异化发展趋势。因此,相关城市应科学定位双中心建设,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支撑促进城市韧性,以期发挥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的引领示范作用,保障城市高质量发展。
2025年05期 No.77 7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5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袁金星;
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必然路径。利用2013—2023年中部六省的面板数据,分析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耦合协调度时序变化、区域差异演化特征以及识别相关障碍因素。结果表明:(1)中部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耦合协调度保持上升趋势,整体处于初级协调状态;(2)分省份看,融合程度呈现显著的非均衡性、极化分布态势;(3)技术市场成交额、高技术企业消化吸收经费支出、高技术企业引进经费支出和高技术企业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是影响耦合的主要障碍因子。
2025年05期 No.77 85-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5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