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诚;
算力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链跃迁的重要基础设施。但我国算力布局还存在一些问题:供求失衡与重复建设问题突出,标识与度量不统一导致地区间难以协调,结构不合理,尤其是高端算力不足,限制了产业链跃迁。一方面,合理的算力布局可以在不同层面推动区域产业发展。基于属地需求的算力布局有助于打造本地算力产业链,跨区域的算力布局可以推动形成算力产业体系,跨区域的交易则可以促进算力市场化配置。另一方面,区域产业链随之出现跃迁。当地的产业技术水平普遍提高,跨区域的数字化产业集聚明显加强,智能算力产业异军突起,算力与电力融合共生良性局面日益形成。
2025年04期 No.76 4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6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毕越;赵翠萍;
数字经济发展对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现代农业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13—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DEA模型测算,研究数字经济赋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组态路径。结果发现:(1)单个前因条件并非实现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必要因素,在三类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组态中,数字要素始终是核心条件。(2)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组态路径可归纳为农业企业主导型、互联网企业赋能型和多元主体协同型。(3)不同类型组态适配不同农业环境,其中,农业企业主导型适合大规模生产地区,互联网企业赋能型更契合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地区,多元主体协同型更适宜城市周边或产业转型迫切的区域。
2025年04期 No.76 50-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0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明哲;
装备制造业是中部地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基于2002—2022年中部六省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分析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CH)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一是TFPCH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均增长10.9%,主要由技术进步驱动,技术效率贡献较小;二是省际差异明显,山西表现较优,湖北技术效率偏低;三是行业间发展不均,交通运输设备和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显著,金属制品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相对滞后;四是外部冲击如金融危机、贸易战、疫情对不同省份和行业影响显著。基于上述发现,推动中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构建区域产业协同体系,加快核心技术攻关与数字化转型,深化绿色制造模式应用,同时完善产业链安全机制和政策支撑生态,以技术创新和制度优化双轮驱动全国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
2025年04期 No.76 6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3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